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北京中科昊芯科技有限公司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225|回复: 0

为什么C2000系列芯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么重要?

[复制链接]

14

主题

16

回帖

132

积分

注册会员

积分
132
发表于 2023-6-1 16:38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再玩剁手 于 2023-6-1 16:39 编辑

从最初的马达控制,到工控、光伏,再到现在的电动汽车,C2000一路走来从来不缺“消费者”,而做MCU的,做DSP的可不止TI这一家,甚至单论MCU,TI都排不进前五。发展至今,要论性能上的差异,各家可能拉不开多少差距,有些甚至来得比TI更有性价比,那为什么C2000还能有市场?

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:

1.  发展早,有庞大的用户基础

2.  自研内核架构,依赖度高,难替换

3.  拥有丰富的周边生态及开发资源,极易上手


抢先机

20世纪70年代,AMI和Intel先后发布了DSP芯片,但没有现代DSP所必须的乘法器。1980年,NEC推出的MPD7720是第一个具有硬件乘法器的商用DSP芯片。两年后,TI发布了第一代DSP芯片TMS32010及其系列产品,运算速度比微处理器快了几十倍。

TI的C2000产品线在1997年问世,它的前身是用于硬盘的马达控制,此后广泛应用于实时控制应用。2005年,TI升级到32位DSP内核,随后电机驱动、数字电源等许多应用开始采用TI的产品。2013年开始,C2000产品进入第三代,顺应新能源汽车、直流无刷电机与宽禁带半导体的发展。

除了在商业上先发制人,TI也从“娃娃”抓起。TI投资了数百个大学实验室和项目,随便一搜,零几年的教材就有关于C2000的,很多大学上课的开发板就是TI的。作为对比,STM32F4在2013年投入量产,并发布开发生态系统。

难替换

与STM32F4系列采用的ARM架构不同,C2000是TI自己的架构。非通用架构带来的是硬件优势,C2000的运算、执行速度普遍比同级别的ARM内核MCU要快很多,虽然主频及内存要小一点,但实时控制应用场景并不对主频有很高的要求。

除了计算速度外,C2000的ADC的采样精度和转换速度也更有优势。这些优点共同提升工程师开发的效率,因此在根本上,习惯用C2000开发的工程师,一时半会适应不了改用ARM内核的MCU。

此外,微控制器相比一些驱动或者功率芯片,不容易被pin to pin替换,所以一旦在前期项目上得以应用,后期除非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或供应问题,一般是不会轻易替换的。特别是汽车应用上,对芯片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供货能力要求高,并且一款芯片从研发到上车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,车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大动干戈去更换一块芯片,而且还是块主控芯片。所以TI至今能够保持较大的出货量。

易上手

一款产品要迅速地在市场铺开,并且能够吸引开发者的目光。性能强悍之外,还要极容易上手。

TI的开发资源和周边生态是相当丰富的,这是它几十年发展过程中,手握的老本。

随便在TI官网搜索某一C2000系列型号,基本都可以查找到datasheet、参考设计、代码、配置文件、原理图等,TI还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强大的controlSUITE软件套件,里面包含几乎所有关于C2000的参考资料、各种案例和设计。

基于TI庞大的开发者数量,TI的官方论坛成为了很多人学习交流的地方,也定期有原厂的客户经理解答问题。

我们在论坛发现有人寻求能替代瑞萨紧缺料的TI芯片,底下有不少专业人士提供意见。


参考链接:基于TMS320F280049 mcu芯片的小鹏P7 DC/DC拆解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北京中科昊芯科技有限公司 ( 京ICP备19023330号-3 )

GMT+8, 2024-12-7 19:16 , Processed in 0.16489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